原标题:管仲有一条毒计,兵不血刃打垮他国,如今美国用得更是出神入化
前言
虽然我们现在总能听到西方国家关于经济方面的言论和书籍;言论我们自不必说,每天的新闻中都有报道,或者是拿起手机也能看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而就经济类书籍而言,西方最早的经济学著作应当是《国富论》,就连马克思所撰写的《资本论》也落后他近一个世纪。这些都值得我们取长补短,进行学习。
只不过与中国相比,我们这一点上却可以自傲,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模式,而这位主持齐国内政、拉动齐国经济、成立国有专营企业,还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带领齐国走出经济危机,发动了有史可载的贸易战争的历史人物,就是管仲。
管仲的经济策略
管仲曾经参军,却成了逃兵,曾经参与国政,却被君王解雇,曾经和鲍叔牙经商,却给自己多分钱,所以管仲在做人这方面绝对是极品了。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分别担任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老师,齐襄公死后,为了帮助公子纠夺取王位,管仲带队劫杀小白结果失败,后来小白继位,原本的杀身之仇小白不计较,反而拜管仲为相国,这件事也成为管仲和齐国共同的命运转折点。
管仲上任之后开始振兴齐国的经济。
管仲也为齐桓公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如果要煮鸡蛋、要烧柴火,也得在鸡蛋和柴火上雕刻精美的花纹。在《史记》中记载,管仲像周王室的勋贵一般一样富有,有税收,有豪宅,但是齐国人并没有认为管仲奢侈。于是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齐国的奢侈蔚然成风。
第二,进出口。首先管仲对天下的资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只有楚国、齐国有资本成为经济强国,毕竟楚国有黄铜,齐国有盐。于是管仲建议齐桓公从盐下手,囤积食盐,这样那些食盐依靠进口的国家在断盐之后肯定食盐价格飞涨,齐国就可以从中牟取暴利,这是对于出口的,管仲对于进口商品的态度于此截然不同。管仲对关税和市税大幅度减免,或者收关税就不收市税,收市税就不收关税,并且对来齐国做生意的商人十分优待,甚至还专门派人帮助货主搬运货物。
第三,投资。管仲主张的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荒年救灾,国家当年因为天灾百姓流离失所,生计没有着落,国家就应该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但是一定要雇佣那种贫困潦倒、家徒四壁的人,所以,修建宫殿不是为了君王享乐,而是给那些因为天灾无法工作的人以工作机会,从而度过荒年,这其实就与美国的凯恩斯主义十分相似。
管仲的经济战争
管仲作为中国春秋时期最牛的经济学家一直奉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当然这不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仁义,而是管仲对于经济战的谋划,甚至现在的美国人也依旧在使用我国几千年前的经济策略,比如衡山谋。
有一天齐桓公问管仲,他说:“我想寻找一个能够制服衡山国的办法,如何做才好?”管仲就回答说:“您派人高价购买衡山国的器械,其他国家听见这个风声之后也会跟着购买,那么衡山国的器械价格肯定会翻一倍,等到天下所有国家的人都去衡山国购买器械的时候,那个器械的价格肯定会增长十倍。”果然,当齐桓公按照管仲所说的去做之后,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衡山国的农民看到有利可图就纷纷抛弃农业,这个时候齐国又派人去赵国高价收购粮食,这时候其他国家就开始把粮食运到齐国,当齐国收购完器械和粮食后突然关闭关卡,从此不与衡山国来往,随后燕国、代国等也都从衡山国召回使臣,衡山国的器械卖完了,但是国家的土地却没有人耕种了,衡山国想要购买粮食也无法买到,毕竟当时全天下多余的粮食都在齐国境内,于是鲁国占领了衡山国的南部,而齐国占领了衡山国的北部,衡山国国君在无兵器、无粮草的情况下只能向齐国投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衡山之谋。
而美国一直凭借着世界霸主的地位利用经济制裁的方式在全球横行霸道,其实底层的思维逻辑与衡山谋是类似的,让某个国家对某项产生产生充分的依赖后,并且在关键领域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比如在古代农业就是立国之本,突然对核心领域资料断供,那么必然会导致短时间的慌乱,并且陷入被动之中,最终不得不投降。而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在制裁华为就是这样的逻辑,华为在过去一直依赖于全球的供应链,尤其是芯片的供应,美国早就看到这个软肋,正当其如日中天的发展时突然宣布芯片断供,并且还和盟友一起断供,来通过核心关键技术卡住华为的脖子,试图让华为在短期内投降,好在华为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虽然芯片断供让华为陷入了短时间内的被动,但是投降还为时尚早。
总结
虽然管仲是几千年前的人物,但是他的思想一直被人们所使用着,他的盐铁专营制度一度被西汉桑弘羊所借鉴,并且专营制度现在依旧存在。管仲许多经典的贸易战也值得现在经商者的借鉴,毕竟都是千年之前智慧的结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