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27日从四川省经信厅官网获悉,日前四川省经信厅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其中明确,到2025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重点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等产能比例超过3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
同时,四川还力争新创建200家绿色工厂、20家绿色园区,进一步扩大行业和企业覆盖面。探索开展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培育30家绿色低碳园区、60家绿色低碳工厂。
合理有序推动钢铁等行业实现梯次达峰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规划》提出,要加强工业领域碳达峰顶层设计,并明确合理有序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实现梯次达峰。
在推动重点行业有序实现碳达峰上,《规划》指出要围绕重点行业,基于流程型制造、离散型制造等不同特点,明确各行业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比如石化化工行业重点提高低碳原料比重,大力推动减油增化,提升高端石油产业供给水平。
同时,四川还将推进节能降碳重大工程示范,探索低成本二氧化碳资源化转化等负碳路径,鼓励和支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建设和示范推广,并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规划》还提出要推动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在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方面,四川将培育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建设先进材料等全国重要的高水平产业基地。科学谋划5+1现代工业体系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制造业协调发展。
四川还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具体而言,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区先发优势,布局发展锂电材料、晶硅光伏等产业。推动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重点布局动力电池、天然气(页岩气)绿色利用等产业。立足攀西经济区绿色转型升级,重点布局钒钛等先进材料和水风光氢储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重点布局水风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碳汇经济。
《规划》还提到,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提升,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并积极承接制造业有序转移,鼓励成都平原经济区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承接引进一批技术溢出明显、渗透能力强的创新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
比如,鼓励川南、川东北等劳动力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地区有序承接优质白酒、绿色食品等消费品产业。
▲成都 资料图
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四川将实施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逐步建立起以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等工作体系。同时,四川还将稳步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鼓励氢能、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
四川还将完善能源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行业能效对标和碳排放对标工作机制和相关标准指南。
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也是《规划》提到的关键工作。
其中明确,要强化资源在生产过程的高效利用,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打造固废综合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到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落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参与单位的责任。
此外,四川还将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包括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雨水集蓄利用、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等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
《规划》还提到要引导工业企业清洁化转型,包括建设有害物质源头使用、削减生产过程污染排放、升级改造末端治理设施等方面。
其中明确,重点推进成渝城市群(四川)建材、轻工、食品等重点行业及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环节,研发推广过程减污工艺和设备。聚焦环成都经济圈等重点领域,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规划》提到,要以绿色制造体系创建作为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其中强调了绿色制造标杆引领、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产品供给等多个维度。比如,开展工业企业绿色制造承诺机制试点,联合全产业链共同建立绿色原料及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绿色物流运输系统等。
此外,四川还将实施绿色创新攻关行动,包括加强绿色核心技术创新、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等,推动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
▲成渝
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转移
打造国家级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
打造川渝协同发展新样本也被写入了《规划》,并明确要探索全面融合、一体化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共建川渝工业绿色发展功能平台,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和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动力系统。
在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方面,四川将协同重庆整合汽车、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共同推进两地绿色转型发展和要素协调保障,合作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并打造川渝绿色发展合作示范,将各类产业合作园区、基地、示范工程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绿色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特别提出,积极推动成渝地区绿色产业高效分工、错位发展,在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氢能等领域积极培育大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协同的绿色产业生态圈,并提出要发挥川渝地区要素成本、市场和通道优势,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协同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产业转移。
推进川渝绿色协同创新,大力支持绿色创新的科技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整合川渝地区资源环境、绿色环保等研究力量,鼓励企业、产业、行业通过绿色创新和绿色化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规划》还提到了要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技术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发展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创新型城市群。支持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协同创新,促进万达开、川南渝西、遂潼、高竹等毗邻区域融合创新,并鼓励川渝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制造等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转移,打造国家级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
此外,《规划》还特别提到了氢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氢能产业方面,要实现关键技术和原材料完全自主可控,加快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应用,并探索在船舶、无人机等多领域多场景示范应用,将四川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基地、示范应用特色区域和绿氢输出基地。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四川将支持重点整车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导入畅销对路的优质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动汽车企业品牌向上。聚焦产业链缺环和弱项,加强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提升供应链本地化水平。
四川还将持续深化川渝绿色合作,探索运用多种财政、绿色金融等手段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形成川渝绿色协同发展改革示范效应。大力推动成渝氢能产业合作,推动省内不同区域和重庆市在氢能供给、氢能装备等领域合作发展,打造国内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基地、示范应用特色区域和绿氢输出基地。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实习生 胥婷
编辑 官莉
评论0